台灣有很多優秀的紀錄片工作者,用他們的生命、美學和身體在勞動著創作。

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在宗教學校系統中長大的年輕男孩,有資格成為宗教學者和專家。這些學校通常教授保守的伊斯蘭教義,並因過度依賴填鴨式背誦而不是批判性思維,受到不少批評。

苹果建太阳能工厂为数据中心提供能源

沒有學校,人們會忘記伊斯蘭教的由來……宗教學校應該永遠存在,無論政權或經費如何變化,學校都應該存在。伊斯蘭學校不再像以前那樣得到資金支持。陽光透過伊斯蘭宗教學校「Khatamul Anbiya」的窗戶照射進來,那裡有數十位小男孩,圍著老師穆達奎(Ismatullah Mudaqiq)坐成一圈。」 阿富汗政府一直缺乏資源在農村地區提供正規教育,使伊斯蘭學校的影響力增長。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大多數學生來自貧困家庭。

有時這是孩子獲得教育的唯一途徑,孩子們也得到保護和起居照顧。在阿富汗首都偏遠角落的一所學校裡,孩子們用宏亮的聲音背誦著伊斯蘭教最神聖的《古蘭經》。他的說法是:大家都有信守承諾的義務,逃獄就是不信守「作為公民必須遵守法律」的承諾,所以他不該逃獄。

儒家主張「仁者愛人」,要互相體諒(忠恕),注重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人倫),從而建立個人的道德(修身),以及國家社會的福祉(治國、平天下)。這跟關懷倫理學家剛好是同一種思路。人能運用「理性」制定法律,才能保障人人平等,互相尊重。有些論者便認為,民主社會是建立在「法治」之上,儒家如此偏私枉法,根本違背了現代社會價值,因此儒家不容於現代社會。

作者:人文.島嶼(採訪撰文:梁偉賢|編輯、攝影:林俊孝) 柏拉圖(Plato, 427-347 B.C.)《對話錄》的〈克里托篇〉記載了一個故事,說蘇格拉底(Socrates, 470-399 B.C.)被雅典以「腐蝕青年」和「藐視城邦崇拜之神」等罪名處以死刑,他的學生都勸他要逃走,但蘇格拉底堅決不肯。政府施行禮制,是「道之以德,齊之以禮」,而人民遵守禮制,則是因為內心覺得做壞事、違反法令是對人不好的。

苹果建太阳能工厂为数据中心提供能源

哲學家康德(Immanuel Kant, 1724-1804)認為,由於人有理性,因此遵守道德,是人的義務──這就是「自律道德」。孟子(公元前372年-289)也提到,如果舜的父親殺了人,他就必須揹著他到海邊躲起來。孔子(公元前551年-479)曾說過,父親偷了別人的羊,兒子要幫他隱瞞。因此儒家特別注重「仁心」在人際、生活中的運用,如對父母盡孝,友愛兄弟。

因此儒家表面上是「偏私」,但並不停留在私情,而是要往外「治國平天下」,其實卻是「普遍」的。」對蘇格拉底來說,他知道這樣做是道德的,所以他就實踐了,「知」跟「行」對他來說是一致的。他撰寫《儒家的後習俗責任倫理學》,就用中西方哲學相互對照,讓儒家加入現代的語境,討論倫理學的種種疑難。不但「仁者愛人」,儒家還強調「義者宜也」,不正是將某種意義的「正義」和「關懷」結合在一起嗎? 企劃腳本:梁偉賢、林俊孝|美術設計:林柏希 儒家不但強調「仁者愛人」,也注重「義者宜也」,某種意義上將「正義」、「關懷」結合,補足彼此道德論述上的不足。

比如漢朝定下三綱五常,讓君臣、父子、夫妻成為由上至下的宰制關係,儒學成為君權、父權的幫兇。無可諱言,儒家在發展過程中,確實也偏離了初衷。

苹果建太阳能工厂为数据中心提供能源

林遠澤感嘆:「儒學後來的發展,產生辯證的弔詭,它其實並不一定要發展成那樣的面貌。這個學說,現在還能用嗎? 林遠澤認為,儒家其實還保有可以融入現代社會,甚至解決當代困局的智慧。

到底要如何讓「知行」同軌呢?是什麼力量,讓蘇格拉底在面臨死亡的關頭,還能堅持道德? 「知行」問題正是儒家思想的主題之一他舉例,在2018年的網路攻擊中,駭客入侵新加坡保健服務集團(SingHealth)的數據庫,竊取包括總理李顯龍在內150萬名病患的個資。菲國總統杜特蒂10月2日表態退出副總統選舉,甚至在總統任期結束後將退出政壇。先前已接受黨提名準備參選副總統的杜特蒂拋出震撼彈,不僅不參選,更宣布將退出政壇。原先規劃於7月開放部分離島入境以重振觀光業計畫也終能落實。但目前薩拉本人並未證實此消息,並已提交連任達沃市長的參選登記。

艾瑞萬也稱,已向緬甸軍方要求會見遭拘禁的前文人政府領袖翁山蘇姬(Aung San Suu Kyi),但軍方並未直接回應其請求。截至目前,印尼COVID-19確診人數422萬例,疫情已從7月每日平均確診數4至5萬,下降至10月初日確診數約1000例。

本週海洋事務統籌部長盧胡特(Luhut Binsar Pandjaitan)宣布將開放邊境,觀光勝地峇里島為首波名單,自10月14日起允許來自韓國、日本、中國、紐西蘭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旅客入境,旅客須出示疫苗接種證明及採檢陰性證明,除此之外,旅客仍須於旅館隔離8天,並遵守相關防疫規範。根據ABS-CBN報導,杜特蒂指出女兒薩拉(Sara Duterte-Carpio)將參選總統,並與杜特蒂盟友、參議員克里斯多夫(Christopher Go,外號Bong Go)搭檔。

印尼|觀光勝地峇里島 擬於10月中對外開放 印尼政府本週宣布10月14日起,觀光勝地峇里島將開放特定國家的外國旅客入境,但旅客入境後仍需於防疫飯店隔離8天,並遵守相關防疫規定。此外,現任參議員的小馬可仕也於10月5日宣布參選總統。

雖然參選登記至10月8日,但至11月15日前仍可替換名單,因此許多政治評論者認為薩拉恐會屆時才表態出線。東協輪值主席國汶萊第二外長兼緬甸事務特使艾瑞萬在記者會上表示,緬甸軍方今年4月與東協議定「5點共識」,迄今卻毫無作為,「形同倒退」。根據民調機構「亞洲脈動」(Pulse Asia)最新民調,總統候選人支持度薩拉以20%位居第一,而小馬可仕則以15%在後,現任馬尼拉市長杜馬戈索(Francisco Domagoso)、參議員帕奎奧(Manny Pacquiao)也各有13%、12%支持率。觀光部長桑迪亞加(Sandiaga Uno)指出,目前峇里島成人疫苗覆蓋率已達7成,重新開放將首重遊客與原先長住於此的外派人士,目前最終國家名單也尚在最終定案階段。

馬來西亞外長賽福丁(Saifuddin Abdullah)警告,若緬甸軍方執意拒絕合作,以致無法取得任何進展,恐難以邀請以緬甸軍方為首的國家領導委員會(State Administration Council)領袖代表出席10月26日至28日召開的東協峰會。此外,菲律賓前總統馬可仕獨子小馬可仕(Ferdinand Bongbong Marcos Jr.)也於本週宣布將角逐總統大選。

緬甸平行政府與軍方持續武裝與外交對抗,緬甸未在聯合國大會發言 (東協輪值主席國汶萊第二外長兼緬甸事務特使艾瑞萬) 新加坡|星國會通過「防止外來干預法」 授權當局管控網路敵意資訊 新加坡國會10月4日以75票贊成、11票反對,以及2票棄權的結果通過「防止外來干預(對應措施)法案」(Foreign Interference(Countermeasures)Act,簡稱FICA),成為東南亞第一個拍板此類法案的國家。尚穆根指出,新加坡近來屢屢受到網路攻擊及網路操縱。

小馬可仕在2016年競選副總統敗於羅貝多(Leni Robredo),此次將挑戰總統大位。菲律賓|杜特蒂宣布退出政壇 小馬可仕表態參選總統 菲律賓總統大選將於2022年5月登場,候選人須於10月1日至8日登記參選意願。

新加坡內政兼律政部長尚穆根(K. Shanmugam)對國會發表演說時表示,該法旨在防止外國勢力透過線上敵意宣傳(Hostile Information Campaigns,簡稱 HICs)和地方代理人干預國內政治。而根據2019年數據,峇里島外國遊客中以澳洲為大宗,約占20%,但目前澳洲尚未在開放國家之列。當新加坡於2016至2017年與另一國(未明確指出國名)處於關係緊張之際,新加坡遭受一波來自沉寂多年社群媒體帳戶發出的HICs攻擊,試圖破壞星國外交政策立場、影響新加坡人情緒。編譯:荊柏鈞、柯昀伶、黎柏君、鄭熹(南洋誌) 南洋誌東南亞週報第139期,為讀者挑選2021年10月2日至8日期間,有關印尼、菲律賓、緬甸、新加坡、馬來西亞與泰國的六則東協區域大事。

鑒於緬甸軍方對與東協緬甸事務特使合作顯得興趣缺缺,東協各國外長除表示失望之外,正商議排除邀請緬甸軍方領袖與會。而菲國反對派組成的聯盟也於上週提名副總統羅貝多來角逐總統,而羅貝多也於7日正式宣布接受提名參選總統,兩人在2022年又將再次競爭。

但自9月開始疫情逐漸受到控制,先前政府宣布爪哇島部分觀光景點將重新開放,餐廳、商場等防疫限制也放寬艾瑞萬也稱,已向緬甸軍方要求會見遭拘禁的前文人政府領袖翁山蘇姬(Aung San Suu Kyi),但軍方並未直接回應其請求。

尚穆根指出,新加坡近來屢屢受到網路攻擊及網路操縱。而根據2019年數據,峇里島外國遊客中以澳洲為大宗,約占20%,但目前澳洲尚未在開放國家之列。